七月的尾巴
真是过得好快,想来休学开始的时间大概是去年我的生日,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了。
正因为这半年多的近乎完全荒废,我对于各种事物的理解都或多或少地变得深刻了一些。
与其说是什么幸运或者不幸,不如说对于没有太多天赋的我来说,这是我能做的最大的努力,以及我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结局之一了。
天赋确实决定了很多东西,我觉得甚至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趣或者说是有趣的程度。
从现象上来看,天赋一般、资质平平的我,以及大部分人,都是过着无趣的生活的,毕竟能体会到的趣味是非常有限的。
而天赋出众的人因为天赋而产生的趣味还未能消解,看似像是沉溺于纸醉金迷,实际按照人生的长期性来看,最终他能看到的事物和体会到的乐趣是必然会比我这种庸人要多得多的。
七月的 NOI 也结束了。
曾经这也是我的梦想,不过还是放弃了。
并不是因为遥不可及而放弃,我也明白自己只要全身心的投入的话,勉勉强强混入省队也是存在可能的。
但这已经是我的全力才能得到的结果,我无法再做到更高的事,而这对于我所见的那些充满天赋的人来说,不过是闲暇时打发时间似的一种玩闹而已。
清醒的可笑往往显得可悲,就是如此。
天赋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事物,我身边的很多人觉得我在浪费我仅有的天赋,但我觉得并不是。
从现实情况来看,不过是我看到了自身天赋的极限,以至于看见了自己以前从未真正清晰看到的未来罢了。
知晓结局的人从来只会有两种选择,接受它,或者改变它。
但实际这往往只是南柯一梦,不知在何处存在的神明会在你梦醒的时候自顾自地玩弄起你那看似一眼到头的人生。
被玩弄的时候会觉得愤怒吗?
以前会,现在不会。
会觉得无奈吗?
以前会,现在也会。
描述神明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毕竟光是窥见祂的一点点信息就早已用掉我所有的天赋与能力,而真真切切看到的人却也屑于告诉我哪怕一星半点的事实。
到头来变成了扮演庸人的无聊 RPG 游戏,很难卖出去的那种。
关于知识会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
有,一些,但在大部分人眼中可能更多是稀松平常吧。
哲学被穷尽得太快,以至于这个学科与玄学一般并无太多讨论的价值,因为有价值的讨论都会因为无法验证或自洽而变成无价值的讨论,换其他的说法也是差不多的。
数学则太过庞大,精巧的游戏也好、浩大的工程也罢,它已经复杂到让我这种不具天赋的人光是理解微不足道的一点文字游戏就已经能耗费一生的程度了。我承认它的趣味量对于我这种不具天赋的人来说远远超出所需,可我真正能感受到的趣味却被天赋限制到几乎快被穷尽。
庸人就是这样,得到的一切都会比天才少很多,因此很难被认识,也不值得被认识,就像图书馆里陈列的大部分只是一堆又一堆的废料一般。
很多人讨厌文化课,我想理由可能也都大差不差。
毕竟将不同学科的一分化为近似价值,又将人建立在无止境的比较,甚至用一些难以评价的抽象题目来区分阶层,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滑稽且可笑得不像样子。
很多认识的人和我说:把它看作一种无聊的政治手段,笑一笑算了。
我也觉得如此,可不少人并不觉得,哈哈。
这么一来,被区分出来的是我,可笑的变成了我自己,听上去很有意思。
有人说运气也是有趣的。
嗯,大部分时候是这样的,可惜我没有好运气,大概率以后也不会有好运气,甚至于可能连有趣的运气都不大可能会有。
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更像是在享受被神明玩弄的感觉吧。无可厚非,但我很难评价。
无趣是什么呢?
我自认为比较贴切的形容是:所能得到的趣味不管饱了。
这种趣味阈值,从观察来看,似乎每个人都不太相同,而我的阈值似乎不太匹配我的天赋,导致我经常觉得无趣。
有的人会问这种阈值为什么不能自己调节,我感觉至少对于我来说,这种阈值和疼痛阈值是类似的,人一般也很难随意调整自己对某种特定刺激的感受。
以前一些医生问过我很多非常傻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不去多和别人谈谈。
我说很无聊,真的很无聊。
医生说会遇到有趣的人的。
很可惜,天赋比我低的人大多真的很无聊;天赋比我高的人大部分还在纸醉金迷,不纸醉金迷的所看到的趣味也早已超过我的理解能力,也很无聊;天赋和我差不多的,大部分则沉湎于麻木,少有的一部分看到了我所看到的趣味,但也并不超过我多少,甚至于并没有看得比我更多,不过是我过去的模样,我早看厌了。
而可能会遇到的有趣的人,我从来也还没见过。
有一个人和我谈话时曾说我说话像分类讨论,明明例子的分布稀疏且不具完备性,就像用特殊值代入证明方程一般荒谬且可笑。
我说是的,所以这样说话顶多算是一种自娱自乐罢了。但对于我的过去这样的有限集来说,这些例子的完备性已经足够了,可能未来对于我是无限集,但最终它是一个有限集。从娱乐性上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管饱的。
他说:“你好无聊。”
我说:“你也差不多。”
某位和我吃饭的时候,我对草东和万青一类乐队的评价是庸俗,或者更重点的说是觉得喜欢这种乐队的我很庸俗。
他反问说怎么就庸俗了呢。
其实庸俗很常见,或者说只要贴标签就大概率还在庸俗的范围内。
就像有人觉得自己很独特时,他大概只是从追随某群人的脚步变成追随另一群人而已了,再被贴上不同的标签,到头来依旧庸俗。
真要说的话,万青作为谜语人来说有些太好懂,而且我并不太认同,而草东不谜语,却确实地有着些许庸俗。
不过,还是我最庸俗。
真好笑,呵呵。
七月挺好玩的,一群人狼狈地解脱,一群人又得越陷越深,再等着像前一群人一样狼狈地解脱。
而真正拥有暑假的人往往还没意识到自由的弥足珍贵。
我的评价是,比不上原神启动。
八月准备剃须,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因为认识的 OIer 大概也都退役且不会看这个博客了,那这个博客就大概真的不会有人看了。
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真的记事本。
不过一开始我似乎就希望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