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教育】E=MCC中的M应该是什么或怎么回事?》 回复
《【企鹅教育】E=MCC中的M应该是什么或怎么回事?》 https://tieba.baidu.com/p/8390885888
11 楼
回复 6 楼 @joywee2007 ,反相吧的吧友,包括民科吧 、理论物理吧等等也是,天天喊着 “数学不是物理”,“数学只是工具”,“数学只是一种语言”,“数学是一种形式”,“数学是逻辑的一种表达”,
或 “物理依赖于数学的严格推导”,“物理是自然规律的数学表达”,“物理是数学计算”,“数学是抽象的 、严格的 、精确的 、形式化的”,
但是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不管认为 “数学是物理” 还是 “数学不是物理”,都没有人认真的去研究这个课题 。
归结下来,这是 数学和物理的关系 的课题,这是一个广泛的课题 。
一个方程,有虚数根,就说有暗物质,有负数根,就说有反物质,这样对吗 ?
你说对的理由是什么,说不对的理由是什么 ?
这需要建立更基础的科学方法(论),与之相比,现在天天挂在学生党嘴边,备受学生党推崇的 “公理化体系” 弱爆了 。
说到公理化体系,当然会想到 “可证伪” 、“不可证伪” 、“可证伪的才是科学” 云云,不过这些不是这里要说的重点,这里要说的重点是,与这些相关联的一个更奇怪的现象,说 “数学不是科学” 。
数学不是科学,是什么 ?
昨天 @全科学理论体系 说,从自然规律中总结(提取)出数学规律(数学公式),照这个数学规律(数学公式)演化下去,得到的结果,就算现在还不理解,(这个结果)也应当是存在的 。 这也是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对不对 ? 如上文所说,需要开展研究 。
14 楼
我 刚才在 高级民科吧 发了 《薛定谔 波函数 就是 用 一个 概率密度函数 拟合 氢原子能级 》 https://tieba.baidu.com/p/8391246758 。
11 楼 说到 “昨天 @全科学理论体系 说,从自然规律中总结(提取)出数学规律(数学公式),照这个数学规律(数学公式)演化下去,得到的结果,就算现在还不理解,(这个结果)也应当是存在的 。” 出处是 《你根本就没有说到点子上,相对论之所有蒙蔽了那么多的物理学家》 https://tieba.baidu.com/p/8389649746 9 楼, @全科学理论体系 的 原文 是
“
其实也正是此事,才让我认清了,正常物理辅助条件之下的数学关系,其本身就会接续的走出本应该包含的所有该有的关系,只要你能够顺其自然的走下去,那么得到的结果尽管你一时理解不了,但是终归那种可能性应该是有的,只是人们的物理发现还没有到来而已。
”
24 楼
回复 22 楼 @黎耀天 ,
@宇心▫ 的这个公式只是一个很大体的架构上的,一个概念上的,相当于创业板块提出了一个创新概念,这个概念要变成产品 、产业,还有太远的路要走,科学理论是否符合实际,需要精确计算得出结论和实验现象对比 。
反相吧吧友大多在玩概念,还停留在概念和推理,比如 @titan_ysl 的以太和波动的传播,@sueyean 的以太漩涡,好像洗衣机,滚筒式 or 波轮式 。
我前几天在高级民科吧 《深挖以太, 挖到了什么 ?》 https://tieba.baidu.com/p/8374108944 跟 @物空必能 说,他的光的粒子说讲的很具体,对光的 行为模式 / 原理 做了很多描述 、讲解,很不错,可以建立理论,是否正确,需要严格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现象比较 。
说了这么多,当然,我一直都看好你,嘿嘿 。 其实未必要到针对每个实验现象细节的严格计算,在架构的层面,提出数学模型和数学公式也是可以的,我想你胸有成竹,心中早已有了一幅总的架构图 、运作机制,但这个架构图画出来也绝不会是 22 楼 @宇心▫ 推导的这个公式这么简单,因为就算不涉及太多细节和千差万别的现实场景,也要处理许多基本的 “效应” 的实现机制,基本的 “效应”,数量也是很多的,建立和描绘这些 “效应” 的模型,工作量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