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教案

dengyuan00 / 2024-11-06 / 原文

《妙笔生花——提升小学生写作表达能力》

课程主题:写作表达

教学对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积极性。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提升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时长: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一课时:《写作的乐趣与基础技巧》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活动:“词语接龙”游戏。教师给出一个词语,学生依次接龙,要求接龙的词语与上一个词语的尾字同音或谐音。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知讲授(15分钟)

写作的重要性:简要介绍写作在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基础技巧:

明确主题:写作前要先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结构清晰:介绍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基本结构。

三、互动环节(10分钟)

写作小练习:给定一个主题(如“我的一天”),要求学生快速构思并口头描述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结构更加清晰。

四、实践操作(10分钟)

作初体验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开始撰写一篇短文,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五、总结反馈(5分钟)

作品展示: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强调写作的乐趣和技巧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完成短文的剩余部分,注意结构清晰,主题明确。

第二课时:《观察与想象,让写作更生动》

一、复习回顾(5分钟)

回顾上节课内容:简要回顾写作的重要性和基础技巧。

展示作业:随机抽取几篇上节课的作业,全班共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新知讲授(15分钟)

察与想象 -观察:介绍如何细致观察周围的事物,捕捉细节。

想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观察到的事物与想象相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三、互动环节(15分钟)

观察与想象练习:

实物观察:分发实物(如水果、文具等),让学生观察后,闭上眼睛想象,再口头描述所见所想。

故事创作:给定一个主题(如“神奇的森林”),要求学生结合观察和想象,创作一个小故事。

四、实践操作(10分钟)

作提升:学生根据所学技巧,修改上节课的作品,使文章更加生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五、总结反馈(5分钟)

作品展示: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修改后的作品,教师点评,强调观察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观察并记录一周内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结合想象,写一篇短文。

教学方法:

游戏导入: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实践操作:通过写作练习和修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写作技巧。

总结反馈:通过作品展示和点评,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写作表达,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