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strife of 1861-1865

dragon / 2024-10-23 / 原文

     
 

 

这段内容讨论了美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和1898年的美西战争,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如何影响了后来的年轻人,尤其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下面是对这段内容的逐句讲解:

1. **The strife of 1861-1865 had popularly become, in motion picture and story, a magnolia-scented soap opera,**
- 这句话提到了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在流行文化中,如电影和故事里,已经变成了一种带有怀旧色彩的情节剧。这里的“magnolia-scented”(木兰花香味的)暗示了一种浪漫化和美化战争的态度。

 

 .

这段内容讲述了木兰花的象征意义和它在不同文化中代表的情感。下面是对这段内容的逐句讲解:

1. **Magnolias flowers represent endurance and perseverance.**
- 这句话说明木兰花代表了忍耐和毅力。这是一种对木兰花特性的普遍认同,强调了这种花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品质。

2. **They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spring and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 这句话指出木兰花与春天和美国南部紧密相关。木兰花通常在春天盛开,而在美国南部,木兰花尤其常见,因此成为了该地区春天的一个象征。

3. **Magnolias also symbolize beauty, purity, love, and joy - depending on the color.**
- 这句话提到木兰花还象征着美丽、纯洁、爱情和欢乐,具体的象征意义取决于花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情感和意义,这是在花卉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做法。

4. **In Victorian floriography, magnolias embody dignity and pride.**
- 这句话说明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花语学(floriography)中,木兰花体现了尊严和自豪。维多利亚时代的花语学是一种通过花卉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方式,木兰花在其中扮演了代表尊严和自豪的角色。

综合来看,这段内容强调了木兰花在不同文化和时代中的丰富象征意义,从忍耐和毅力到美丽和爱情,再到尊严和自豪。这些象征意义不仅体现了木兰花的美学价值,也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花的情感寄托和文化认同。

 

 

2. **while the one-hundred-days' fracas with Spain in 1898 had dissolved into a one-sided victory at Manila and cinematic San Juan Hill.**
- 这句话描述了1898年的美西战争,特别是提到了在马尼拉取得的一边倒的胜利和圣胡安山战役。这里的“fracas”意味着小规模的冲突,“dissolved into”表明这场冲突在人们的记忆里变得不那么重要,而“cinematic”则强调了这些事件在电影中的描绘。

 

 

 

这段内容提到了美西战争中的一个决定性战役——马尼拉湾战役(Battle of Manila Bay)。下面是对这段内容的讲解:

1. **a one-sided victory at Manila**
- 这句话描述了在马尼拉取得的一边倒的胜利。这里的“one-sided victory”意味着战斗的一方明显占据优势,另一方则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这种表述强调了胜利的一方在战斗中所展现出的压倒性力量。

2. **Battle of Manila Bay**
- 这是对马尼拉湾战役的直接提及。马尼拉湾战役是美西战争中的一个关键事件,它标志着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的一次重大胜利。

3. **On May 1, 1898, at Manila Bay in the Philippines, the U.S. Asiatic Squadron destroyed the Spanish Pacific fleet in the first major battle of the Spanish-American War(April-August 1898).**
- 这句话详细描述了马尼拉湾战役的时间、地点和结果。战役发生在1898年5月1日,地点是菲律宾的马尼拉湾。在这场战役中,美国的亚洲舰队(U.S. Asiatic Squadron)摧毁了西班牙的太平洋舰队。这场战役是美西战争(1898年4月至8月)中的第一个主要战斗。美西战争是美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冲突,主要涉及古巴和菲律宾的控制权。

综合来看,这段内容强调了马尼拉湾战役在美国海军历史上的重要性,这场战役不仅展示了美国海军的实力,也标志着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扩张。这场战役的胜利为美国在美西战争中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并对后来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段内容描述的是美西战争中的圣胡安山战役(Battle of San Juan Hill),这是战争中的一个关键时刻。下面是对这段内容的讲解:

1. **Battle of San Juan Hill, (1 July 1898)**
- 这句话提到了圣胡安山战役发生的时间,即1898年7月1日。这场战役是美西战争中的一个关键事件。

2. **also known as the Battle of San Juan Heights**
- 这句话说明圣胡安山战役也被称为圣胡安高地战役。这表明这场战役可能有多个名称,但都指的是同一场战斗。

3. **the most significant U.S. land victory**
- 这句话强调了圣胡安山战役是美国在陆地上取得的最重要的胜利。这表明这场战役对于美国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美国军队在战争中的一个显著成就。

4. **and one of the final battles, of the Spanish-American War.**
- 这句话指出圣胡安山战役是美西战争中的最后几场战役之一。这意味着这场战役发生在战争的尾声阶段,并且对战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综合来看,这段内容突出了圣胡安山战役在美西战争中的重要性。这场战役不仅标志着美国军队在陆地上的重大胜利,而且也是战争结束前的关键战斗之一。圣胡安山战役的胜利有助于确保美国在美西战争中的最终胜利,并对战后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场战役也常常被看作是美国军事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展示了美国军队的实力和战斗能力。

 

 

 

 

3. **Furthermore, there were enough high school assembly orators proclaiming the character-forming force of the strenuous life to convince more than enough otherwise sensible boys that service in the European conflict would be of personal value,**
- 这句话说明,在高中集会上,有很多演讲者宣扬艰苦生活的塑造性格的作用,这足以说服许多本来理智的男孩,让他们相信参加欧洲的冲突(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他们个人是有价值的。

 

4. **in addition to being great idealistic and exciting.**
- 这句话强调了参加战争不仅是出于理想主义和兴奋感,还有其他的个人价值。

 

 

 

5. **Accordingly, they began to join the various armies in increasing numbers,**
- 这句话表明,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不同的军队。

6.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ambulance corps, others in the infantry, merchant marine, or wherever else they could find a place.**
- 这句话说明,这些年轻人中,一些自认为是“知识分子”的人加入了救护队,其他人加入了步兵、商船队或任何他们能找到位置的地方。

 

 

 

 

 

 

 

 

 

 

整体来看,这段内容描绘了美国内战和美西战争在流行文化中的浪漫化形象,以及这种形象如何影响了后来的年轻人,促使他们以理想化的态度看待战争,从而愿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年轻人可能被战争的冒险和英雄主义所吸引,而忽视了战争的残酷现实。

 
     
   

这段内容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内对于参战的态度和行为。下面是对这段内容的逐句讲解:

1. **Those who were reluctant to serve in a foreign army talked excitedly about Preparedness,**
- 这句话提到那些不愿意在外国军队服役的人兴奋地谈论着“准备”(Preparedness)。这里的“Preparedness”可能指的是为可能的战争做准备,这些人虽然不愿意加入外国军队,但对于国防和军事准备表现出了兴趣。

 

 

这段内容讲述了美国历史上的“准备运动”(Preparedness Movement),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国内发起的一场旨在增强军事实力和说服民众支持美国参与战争的运动。下面是对这段内容的逐句讲解:

1. **Preparedness Movement= In U.S. history, a campaign that began prior to U.S. entry into World War I (April 1917) to increase U.S. military capabilities and to convince the U.S. citizenry of the need for American involvement in the conflict and ongoing military preparedness.**
- 这句话定义了“准备运动”,并说明了它的目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增强美国的军事能力,并说服美国民众认识到美国参与战争和持续的军事准备的必要性。这场运动发生在1917年4月美国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2. **Almost immediately after the outbreak of hostilities in Europe, a small number of Americans-former president Theodore Roosevelt being among the most prominent-sought to persuade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es. Woodrow Wilson and the population at large that the country must prepare itself for war.**
- 这句话提到了在欧洲战争爆发后不久,一些美国人,包括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试图说服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政府和广大民众,美国必须为战争做好准备。这表明了罗斯福和其他一些美国人对战争准备的紧迫感。

3. **The fate of occupied Belgium served as an example of what could happen to an unprepared country.**
- 这句话说明比利时被占领的命运成为了一个例子,显示了一个没有准备的国家可能会发生什么。这可能是指比利时在战争中遭受的破坏和占领,作为警示美国需要为可能的战争做好准备。

4. **Roosevelt wrote two books on the subject, America and the World War (1915) and Fear God and Take Your Own Part (1916), that helped popularize the Preparedness Movement.**
- 这句话提到罗斯福写了两本关于这个主题的书,《美国与世界大战》(1915年)和《敬畏上帝并承担自己的责任》(1916年),这两本书帮助推广了“准备运动”。这表明罗斯福不仅在政治上推动这一运动,还通过写作来影响公众意见。

综合来看,这段内容强调了“准备运动”在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重要性,以及西奥多·罗斯福在推动这一运动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增强军事实力和说服民众,这场运动为美国的参战做了准备,并影响了美国民众对战争的看法。


 

2. **occasionally considered joining the National Guard,**
- 这句话说明这些人偶尔会考虑加入国民警卫队(National Guard)。国民警卫队是美国的预备役军事力量,通常负责国内安全和灾难响应,但在战争时期也可能被动员参与战斗。

 

 

 

3. **and rushed to enlist when we finally did enter the conflict.**
- 这句话表明当美国最终进入战争状态时,这些人急忙报名参军。这说明尽管他们之前对加入外国军队有所犹豫,但当战争波及到自己的国家时,他们的参战意愿显著增强。

 

 

 

 

4. **So tremendous was the storming of recruitment centers that harassed sergeants actually pleaded with volunteers to "go home and wait for the draft,"**
- 这句话描述了征兵中心的拥挤程度,以至于疲惫的军士们实际上恳求志愿者回家等待征兵。这里的“storming of recruitment centers”意味着征兵中心被大量志愿者涌入,场面非常混乱。

 

 

 

5. **but since no self-respecting person wanted to suffer the disgrace of being drafted,**
- 这句话说明由于没有自尊心的人愿意忍受被征兵的耻辱,这表明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中,被征兵看作是一种不光彩的事情,因为它意味着个人没有主动参军的意愿。

 

 

 

6. **the enlistment craze continued unabated.**
- 这句话指出,由于上述原因,参军的热潮持续不断。“unabated”意味着这种热潮没有减弱,参军的人数一直在增加。

 

 

 

综合来看,这段内容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内的参战情绪,从最初的犹豫不决到最终的积极参与。这种转变反映了战争对个人和国家认同感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主动参军和被动征兵的不同看法。

 

 

 
     
 

联合国口译;  下周二; 

改革, 金融; 自习

 

后续 英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