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16
又一年过去了,空空的心依旧无处倚靠
我还是很愚钝。处于情绪滤镜下的我总是看不清很多界限,还是我把这些东西看的太重要了,以至模糊了界限?大衹局限在这方寸之地太久了,固此让我远离了很多东西,得以享受这片刻自由,也让我走出去后,面对很多人事,都觉无可适从,尽管用了很多方式去适应,心头却总有淡淡的疏离感抑或游离感萦绕着。又觉得是不是我太愚笨了,为何别人总能如此轻易的应对着?
世界本来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没有秩序的
人却想要自己周身的世界朝着确定的方向走,将其纳入自己想要的秩序里
世事消磨绿鬓疏,很多烦恼都不是源于想要干的事本身,而是在于所遇到的人,与其日复一日的虚与委蛇,在没有意义,没有效用的试图用种种方法换取认同理解。
人是不是本来就是孤独的?正因为孤独,所以才在人生的旅途中每途径一个站点,便四处寻找认同,寻找,建立关系。是不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足,告诉自己:我是充满真实的,我并不孤独,我所走的路是正确的。
而有所欲便有所求,有所求便有所为
既然如此便要接受与之相反的一面:有所为却为空,有所求却求不得,有所欲却不得满
这种矛盾的冲突会带来巨大的失落与荒诞感——“我可以吗?我真的可以吗”“我做错什么了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我这样做是对的吗”“我怎么可以这样做”,继而延伸到混沌的感知,对各类事件的怀疑与其价值的推翻。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不确定到确定,从偶然到必然,从混乱荒诞到秩序井然,中间的每一步过程已然竭尽人事之所能,所以无需介怀,也不需要找到认同,渴望有那么一个救世主出现。
所谓的救世主并不存在,即便存在也是某种渴望的象征与具象化,这不过是一种情感投射,将自己的某种渴望投射在某个人、某种事物身上,将其作为某种路标、瞄点,一旦与这种渴望不相符,反而会招致、陷入更大的精神虚无里边,所以还是得认清自己想要的是啥,自己需要做的是啥,关注自己才是更重要的事。
也不需要纠结存在本身的意义,存在本身已然是最大的意义了,与我等相遇的各种人事物都是活生生的存在着,只要存在,便是构成彼此生活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