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知识
安规知识
1电气间隙
指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
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

3功能绝缘(F)
并不起放电击的作用(使设备完成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
4基本绝缘(B)
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5附加绝缘(S)
除基本绝缘以外另施加的独立绝缘,用以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
6双重绝缘(D)
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组合过程的绝缘
7加强绝缘(R)
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相当于双重绝缘
8一次电路(PRI)
直接与AC电网单元连接的电路
9二次电路(SEC)
不与一次电路直接连接,而是由位于设备内的变压器,变换器或等效隔离装置供电或由电池供电的一种电路。
10污染等级
等级1 |
密封环境或者类似 |
等级2 |
办公环境或者类似 |
等级3 |
工厂环境或类似 |
11海拔高度
12材料类别(CTI值)
CTI:相对漏电起痕指数
定义:材料表面经受50滴电解液而不会形成漏电痕迹的最高指数电压
I组材料 |
CTI>=600 |
II组材料 |
600>CTI>=400 |
IIIa组材料 |
400>CTI>=175 |
IIIb组材料 |
175>CTI>=100 |
13如何确定电压
电气间隙:峰值电压或外部顺态过电压
爬电距离:均方根值
14如何确定绝缘等级
CLASS I:
CLASS II:
15如何定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
GB4943查表(2N\2J\2K\2L)表格中计算值X2
16UL规定印制电路板耐压测试标准
40V/mil或1.6KV/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