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面试题续2
51. 何时使用聚簇索引与非聚簇索引
52. 非聚簇索引一定会回表查询吗?
不一定,如果查询语句的字段全部命中了索引,那么就不必再进行回表查询(哈哈,覆盖索引就是这么回事)。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们在学生表的上建立了索引,那么当进行select age from student where age < 20的查询时,在索引的叶子节点上,已经包含了age信息,不会再次进行回表查询。
53. 组合索引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注意组合索引中的顺序?
组合索引,用户可以在多个列上建立索引,这种索引叫做组合索引。
因为InnoDB引擎中的索引策略的最左原则,所以需要注意组合索引中的顺序。
54. 什么是数据库事务?
数据库事务(简称:事务),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逻辑单位,由一个有限的数据库操作序列构成,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55. 隔离级别与锁的关系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阐述四种隔离级别,再阐述它们的实现原理。隔离级别就是依赖锁和MVCC实现的。
56. 按照锁的粒度分,数据库锁有哪些呢?锁机制与InnoDB锁算法
-
按锁粒度分有:表锁,页锁,行锁
-
按锁机制分有:乐观锁,悲观锁
57. 从锁的类别角度讲,MySQL都有哪些锁呢?
从锁的类别上来讲,有共享锁和排他锁。
-
共享锁: 又叫做读锁。当用户要进行数据的读取时,对数据加上共享锁。共享锁可以同时加上多个。
-
排他锁: 又叫做写锁。当用户要进行数据的写入时,对数据加上排他锁。排他锁只可以加一个,他和其他的排他锁,共享锁都相斥。
锁兼容性如下:
58. MySQL中InnoDB引擎的行锁是怎么实现的?
基于索引来完成行锁的。
-
select * from t where id = 666 for update;
for update 可以根据条件来完成行锁锁定,并且 id 是有索引键的列,如果 id 不是索引键那么InnoDB将实行表锁。
59. 什么是死锁?怎么解决?
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事务在同一资源上相互占用,并请求锁定对方的资源,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现象。看图形象一点,如下
有四个必要条件: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环路等待条件,不剥夺条件。
解决死锁思路,一般就是切断环路,尽量避免并发形成环路。
如果不同程序会并发存取多个表,尽量约定以相同的顺序访问表,可以大大降低死锁机会。
在同一个事务中,尽可能做到一次锁定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减少死锁产生概率;
对于非常容易产生死锁的业务部分,可以尝试使用升级锁定颗粒度,通过表级锁定来减少死锁产生的概率;
如果业务处理不好可以用分布式事务锁或者使用乐观锁
死锁与索引密不可分,解决索引问题,需要合理优化你的索引,
60. 为什么要使用视图?什么是视图?
为了提高复杂SQL语句的复用性和表操作的安全性,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视图特性。
什么是视图?
视图是一个虚拟的表,是一个表中的数据经过某种筛选后的显示方式,视图由一个预定义的查询select语句组成。
61. 视图有哪些特点?哪些使用场景?
视图特点:
-
视图的列可以来自不同的表,是表的抽象和在逻辑意义上建立的新关系。
-
视图是由基本表(实表)产生的表(虚表)。
-
视图的建立和删除不影响基本表。
-
对视图内容的更新(添加,删除和修改)直接影响基本表。
-
当视图来自多个基本表时,不允许添加和删除数据。
视图用途: 简化sql查询,提高开发效率,兼容老的表结构。
视图的常见使用场景:
-
重用SQL语句;
-
简化复杂的SQL操作。
-
使用表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整个表;
-
保护数据
-
更改数据格式和表示。视图可返回与底层表的表示和格式不同的数据。
62. 视图的优点,缺点,讲一下?
-
查询简单化。视图能简化用户的操作
-
数据安全性。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
逻辑数据独立性。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63. count(1)、count(*) 与 count(列名) 的区别?
-
count(*)包括了所有的列,相当于行数,在统计结果的时候,不会忽略列值为NULL
-
count(1)包括了忽略所有列,用1代表代码行,在统计结果的时候,不会忽略列值为NULL
-
count(列名)只包括列名那一列,在统计结果的时候,会忽略列值为空(这里的空不是只空字符串或者0,而是表示null)的计数,即某个字段值为NULL时,不统计。
64. 什么是游标?
游标提供了一种对从表中检索出的数据进行操作的灵活手段,就本质而言,游标实际上是一种能从包括多条数据记录的结果集中每次提取一条记录的机制。
65. 什么是存储过程?有哪些优缺点?
存储过程,就是一些编译好了的SQL语句,这些SQL语句代码像一个方法一样实现一些功能(对单表或多表的增删改查),然后给这些代码块取一个名字,在用到这个功能的时候调用即可。
优点:
-
存储过程是一个预编译的代码块,执行效率比较高
-
存储过程在服务器端运行,减少客户端的压力
-
允许模块化程序设计,只需要创建一次过程,以后在程序中就可以调用该过程任意次,类似方法的复用
-
一个存储过程替代大量T_SQL语句 ,可以降低网络通信量,提高通信速率
-
可以一定程度上确保数据安全
缺点:
-
调试麻烦
-
可移植性不灵活
-
重新编译问题
66. 什么是触发器?触发器的使用场景有哪些?
触发器,指一段代码,当触发某个事件时,自动执行这些代码。
使用场景:
-
可以通过数据库中的相关表实现级联更改。
-
实时监控某张表中的某个字段的更改而需要做出相应的处理。
-
例如可以生成某些业务的编号。
-
注意不要滥用,否则会造成数据库及应用程序的维护困难。
67. MySQL中都有哪些触发器?
MySQL 数据库中有六种触发器:
-
Before Insert
-
After Insert
-
Before Update
-
After Update
-
Before Delete
-
After Delete
68. 超键、候选键、主键、外键分别是什么?
-
超键:在关系模式中,能唯一知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超键。
-
候选键:是最小超键,即没有冗余元素的超键。
-
主键:数据库表中对储存数据对象予以唯一和完整标识的数据列或属性的组合。一个数据列只能有一个主键,且主键的取值不能缺失,即不能为空值(Null)。
-
外键:在一个表中存在的另一个表的主键称此表的外键。。
69. SQL 约束有哪几种呢?
-
NOT NULL: 约束字段的内容一定不能为NULL。
-
UNIQUE: 约束字段唯一性,一个表允许有多个 Unique 约束。
-
PRIMARY KEY: 约束字段唯一,不可重复,一个表只允许存在一个。
-
FOREIGN KEY: 用于预防破坏表之间连接的动作,也能防止非法数据插入外键。
-
CHECK: 用于控制字段的值范围。
70. 谈谈六种关联查询,使用场景。
-
交叉连接
-
内连接
-
外连接
-
联合查询
-
全连接
-
交叉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