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herboard Chipsets
- 2007年的intel电脑的主板
- CPU
- CPU的内存请求
- 内存映射IO造成的内存空洞
- CPU的运行模式决定有多少物理内存可以被访问
- 参考
2007年的intel电脑的主板
Intel Core2 QX6600的CPU
CPU
对外通道:针脚(pins)= 引脚(lead)= 管脚 = 接脚
如何发起交互:内存地址空间、I/O地址空间、中断。
针脚:33个针脚用于传输物理内存地址、64个针脚用于接收/发送数据(所以数据在64位通道中传输,也就是8字节的数据块)。这使得CPU可以控制64GB的物理内存,尽管大多数的芯片组只能支持8GB的RAM。
CPU的内存请求
的确,大部分CPU发出的内存请求都被北桥转送给了RAM管理器,但并非全部如此。物理内存地址还可能被用于主板上各种设备间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叫做内存映射I/O。这类设备包括显卡,大多数的PCI卡(比如扫描仪或SCSI卡),以及BIOS中的flash存储器等。
当北桥接收到一个物理内存访问请求时,它需要决定把这个请求转发到哪里:是发给RAM?抑或是显卡?具体发给谁是由内存地址映射表来决定的。映射表知道每一个物理内存地址区域所对应的设备。
内存映射IO造成的内存空洞
这些被映射为设备的内存地址形成了一个经典的空洞,位于PC内存的640KB到1MB之间。当内存地址被保留用于显卡和PCI设备时,就会形成更大的空洞。这就是为什么32位的操作系统无法使用全部的4GB RAM。Linux中,/proc/iomem这个文件简明的列举了这些空洞的地址范围。下图展示了Intel PC前the first)4GB物理内存地址形成的一个典型的内存映射:
这些在主板总线上使用的都是物理地址。在CPU内部(比如我们正在编写和运行的程序),使用的是逻辑地址,必须先由CPU翻译成物理地址以后,才能发布到总线上去访问内存。
CPU的运行模式决定有多少物理内存可以被访问
CPU的运行模式决定了有多少物理内存可以被访问。比如,当CPU工作于32位保护模式时,它只可以寻址4GB物理地址空间(当然,也有个例外叫做物理地址扩展,但暂且忽略这个技术吧)。由于顶部的大约1GB物理地址被映射到了主板上的设备,CPU实际能够使用的也就只有大约3GB的RAM(有时甚至更少,我曾用过一台安装了Vista的电脑,它只有2.4GB可用)。如果CPU工作于实模式,那么它将只能寻址1MB的物理地址空间(这是早期的Intel处理器所支持的唯一模式)。如果CPU工作于64位保护模式,则可以寻址64GB的地址空间(虽然很少有芯片组支持这么大的RAM)。处于64位保护模式时,CPU就有可能访问到RAM空间中被主板上的设备映射走了的区域了(即访问空洞下的RAM)。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使用比系统中所装载的RAM地址区域更高的地址。这种技术叫做回收(reclaiming),而且还需要芯片组的配合。
参考
https://manybutfinite.com/post/motherboard-chipsets-memory-map/
https://blog.csdn.net/drshenlei/article/details/4246441?spm=1001.2014.3001.5502
https://zh.wikipedia.org/zh-cn/引脚